信阳毛尖2018新茶价格
信阳曾为陆羽《茶经》划分的古八大茶区之一的“淮南茶区”。《茶经》曰:“淮南以光州(今信阳境内)上,义阳郡(今信阳)、舒州次,寿州下,蕲州、黄州又下……”唐《地理志》记载:“义阳(今信阳市平桥区、浉河区)土贡品有茶。”
宋代,淮南茶区首先出现了散茶。《宋·食货志》记载:“茶有两种,曰片茶(饼茶)、曰散茶……散茶出淮南、信阳毛尖2018新茶价格归州、江南荆湖,有龙溪、雨前、雨后、绿茶之十一等。”苏东坡赞道:“淮南茶,信阳第一”。
清朝末期,先后兴建了元贞(震雷山)、宏济(车云)、裕申、广益、森森(万寿)、龙潭、广生、博厚等“八大茶社”,开垦茶园数百亩,种茶40多万穴,同时制茶技术逐渐精湛,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。
2003年,信阳市人民政府将信阳毛尖茶的产地界定为:北到淮河;南到大别山北坡的谭家河、李家寨、苏河、卡房、信阳毛尖2018新茶价格箭厂河、田铺、周河、长竹园、伏山、苏仙石、陈琳子等乡镇沿线;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、高梁店、吴家店、游河、董家河、浉河港等乡镇沿线;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、泉河铺、张广庙、黎集等乡镇。具体包括:地处北纬31°23′~32°27′,东经113°45′~115°55′之间的浉河区、平桥区、罗山县、光山县、新县、商城县、固始县、潢川县所管辖的133个产茶乡镇。其中最著名的核心产地有浉河区董家河镇的“五云”(车云、集云、云雾、天云、连云五座山),浉河港镇的“两潭”(黑龙潭、白龙潭)、“一寨”(何家寨)。
信阳地处大别山西段北坡和桐柏山区的东段北坡,北纬31.8°~32.45°,东经113.75°~115.92°的区域。信阳毛尖2018新茶价格地势南高北低,是以山地、丘陵为主的地貌特征。茶园主要分布于缓坡、土层深厚、易耕作的丘陵山地。
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气候类型,季节气候明显,又兼有山地气候特点。光照充足,雨量丰沛,气候温暖湿润。信阳毛尖2018新茶价格年平均日照1900h~2100h,年平均气温15.1℃~15.3℃,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℃的有效积温为4820℃~4970℃,无霜期长,平均220d~230d,日平均气温低于0℃的日数年平均30d左右;降雨丰沛,年均降雨量900mm~1400mm,空气湿润,相对湿度年均77%。
信阳茶树品种原为本山良种(称本山种、桂化种、信阳种),小灌木半披张型居多,中型叶,长椭圆形,信阳毛尖2018新茶价格叶面隆起,深绿有光泽,芽壮多毫,抗逆力较强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,从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福建、广西、浙江等地引进;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有计划地引进安徽楮叶种、福建福鼎大白、浙江龙井43、湖南白毫早等良种。同时,对本山种进行提纯复壮,单采单育。
到了清代、民国时期,信阳毛尖逐步成型。1910年,有信阳毛尖之父称誉的甘以敬组建“宏济茶社”时,信阳毛尖2018新茶价格派人到安徽六安、麻埠一带买茶籽,聘请六安茶师指导种茶制茶。当时基本上沿用“瓜片”的炒制方法,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,做出来的茶汤色碧绿,香气清高。后来信阳毛尖的炒制技术又经过不断的改进,比如融入了龙井茶制法,又如1924年吴彦远改“握把”炒为“散把”炒,改不抓条为“抓条、甩条”等,使茶叶条索细、园、直,锋苗显露,更加美观、秀丽,至此信阳毛尖的独特工艺与品质基本定型。
本文主题信阳毛尖2018新茶价格,网址http://www.xymjtea.net/maojian/360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注意: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修改,如图片或内容侵犯了你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。
